在五百米深的井下,矿灯的光束划破黑暗,液压支架的轰鸣声回荡于巷道深处,鹿洼煤矿采煤一工区班长韩海英已在这片“钢铁森林”中扎根十七年。从青涩矿工到技术尖兵,他用汗水浇筑责任,用匠心守护安全,将青春书写成一部与煤层共振的奋斗史诗。2024年,韩海英荣获集团公司“劳动模范”称号。 用严格与温情筑牢安全防线。“每块煤都浸透着责任,每个支架都承载着生命。”这是韩海英在班前会上最常说的话。面对井下复杂的地质条件,韩海英深耕班组建设,他创新推行“三维安全教育体系”,即晨会事故案例情景再现、作业现场风险预判演练、收工后安全复盘总结,进一步夯实了安全根基,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。针对“三乎三惯”人员,他独创“亲情安全警示卡”,将家属寄语与安全规程结合,让冷冰冰的制度化作温情的守护。 用匠心与精细铸就工程质量。“工程质量差毫厘,安全大厦倾瞬息!”这是韩海英对工程质量的铁律。他深知工程质量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,因此,在抓工程质量方面他事无巨细、事必躬亲。工作中,他严格实施“123质量管控法”,即1次全面巡检、2次重点抽查、3项工序验收,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。2024年3月12日夜班,当发现多个工作面支架存在几厘米偏差时,他顶着生产压力坚决要求返工。“现在耽误2小时,换来的是一辈子的安心。”在他的坚持下,班组创下连续多月工程质量全优纪录,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 用坚守与牵挂书写矿工本色。2024年3月9日,父亲住院的电话与过断层攻坚的号令同时响起。面对抉择,韩海英红着眼眶对妻子说:“你先照顾爸,单位的事情离不开我。”凌晨升井时,他工作服上的汗碱已凝成白霜。当他匆匆赶到医院,等待他的是妻子通红的双眼和父亲的鼾声。轻轻为老人掖好被角,这个能让岩层低头的汉子,此刻却因触摸到父亲瘦削的手背而颤抖。 用铁面与暖心凝聚钢铁战队。在工友们心中,韩海英既是铁面教官,更是暖心兄长。面对班组成员的违章行为,他从不姑息,严肃处理;新人下井恐惧症发作时,他贴身带教,细心安抚;工友家属突发重病时,他默默伸出援手,悄悄垫付医药费。这种以心换心的管理哲学,让他带领的班组成为矿区闻名的“铁军”。 十七载春秋,六千多个日夜,韩海英用矿灯照亮五百米地心,更用坚守点燃了新时代矿工的信仰之光,为无数青年矿工照亮了成长之路。“不仅要做暗夜里的星光,更要成为照亮前进方向的火炬”。这或许就是对“劳动模范”最生动的诠释。